江苏房地产金融

合作电话:025-58520276

江苏房地产金融  新闻 > 地产新闻 > 杭州、西安等八大强二线城市人口竞争格局

杭州、西安等八大强二线城市人口竞争格局

丁祖昱评楼市   |   2019-03-25 10:48:40   |   作者:
分享到:

2017年以来,强二线城市人才战略愈演愈烈,各城市使出浑身解数,线上落户、购房租房优惠、就业创业方面给予补贴等措施层出不穷,以吸引更多人口到该城市安居置业,扩充城市人口规模。就各市发布数据情况来看,似乎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例如成都、西安2017年常住人口增长均达到了20万人以上,但还是有一些城市人口增长存在隐忧,如重庆户籍人口出现负增长,而南京、成都等城市的户籍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常住人口落户脚步加快,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并没有实质性增强。为此,本文将以杭州、西安、重庆、郑州、成都、天津、武汉、南京八个强二线城市为例,深入探究强二线城市的人口竞争格局。

  就分析结果来看,样本城市人口增长潜力可分为三个梯队:第一梯队为杭州、西安、武汉,人口增长潜力更强,这三个城市的共性是产业结构较为合理、经济首位度均处于较高水平,使得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强;第二梯队是南京和郑州,人口吸附能力处于中等水平,两城突出的特点就是交通通达性较强,但也都有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,南京的劣势在于产业创新性不足,城市活力不够,加之置业难度较大,使得人口滞涨,而郑州的劣势在于经济基础薄弱、起步晚,相信假以时日,人口吸附力会有快速上升;第三梯队是重庆、成都、天津,人口增长面临一定挑战,重庆的劣势在于经济发展不均衡,成都的短板在于交通通达性较弱,而天津受北京、雄安新区的分流作用影响,中心性和辐射能力大大被削减。

 一、各城市竞相出台人才新政,致力扩充人口规模

  自2017年以来,强二线城市相继出台了多次人才引进战略,在落户、住房、就业等多方面给予人才便利或帮扶,以吸引更多人口到该城市安居置业,扩充城市人口规模。从八个强二线城市来看,城市人才发展目标差异显著,政策出台的侧重点各也不同。

  1、普遍本科即可落户,郑州、重庆专科即可

  为了达到人口目标,杭州、武汉等城市率先出台了相关落户政策,并且随着城市规划不断调整,比如南京先后调整了三次户籍政策来满足城市需求。从整体上看,这八个城市当前的人才落户门槛高低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:

  落户最宽松的城市:郑州、重庆,这两个城市基本专科即可落户。相对其他城市,郑州出台政策相对较晚,并且城市实力相较东部城市而言差距较大,若想完成近期人口目标,势必需放低门槛。从执行效果来看,落户门槛降低收效十分明显,郑州在2018年常住人口成功已突破千万。而重庆除主城区外,其余区域对人口的吸纳作用明显较弱,整体上还处于人口流出状态,当前落户门槛也自然相对较低。

  落户门槛最高的城市:杭州,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才可享受直接落户待遇。相对其他城市,杭州的人才政策施行较早,特别是杭州自2015年来就推行“人才新政27条”,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及较大的补贴,吸引了较多外地毕业生到杭就业,而目前随着人口数量逐渐达标,对人才的引进也偏向于以“质”为主,落户条件也有所提升。

  表:八个“强二线”城市人才落户最新政策

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  2、西安最为激进偏重“量”,杭州致力于高端人才偏重“质

  目前大部分城市2018年人口数据尚未公布,就2017年年末各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来看,西安差距最大,与2020年预计目标人口数量仍有540万左右的差距,这也是为何西安连在校大学生都可落户的原因。天津在2017年末缺口也达到了243万,若想在2020年完成1800万常住人口的目标,年增量需要在80万以上,在这样的背景下,放宽落户门槛是十分必要的。

  仅有三个城市在2017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和近期目标人口数量差距在100万以下,即南京、杭州和成都。作为东部热点城市,杭州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一直比较强,就杭州来看,2018年常住人口较2017年增加近40万,距1000万的预期目标还有不到20万的差距。但目前杭州吸引人口主要以刚毕业的学生为主,高端人才占比较少,因此当前政策也更加侧重吸引长江学者、千人计划等各领域的专家。南京虽然距离2020年910万的目标人口数量还差76.5万人,但就近几年的常住人口增长情况来看,自2014年以来,年均人口增量基本在5万人左右,目标实现仍有一定难度。

  图:8城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及2020年目标人口情况

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  3、公租房、购房补贴“花式引人”,武汉准入门槛低、补贴力度强

  从住房补贴政策来看,除杭州和重庆外,其余六市均对引入人才有安居补贴。虽然补贴政策覆盖了多数毕业生群体,但从整体来看,对“双一流”高校毕业生或拥有硕博学历的人才补贴力度更强,各城市对于高质人才的渴求由此可见。

  具体来看,南京、成都和西安重点保障青年群体租房,如到西安就业青年群体可申请公租房,并且新毕业大学生租住人才公租房时还可免于资格审核,过渡期内租金为2.89元/平方米/月,真正做到了人才安居。武汉则考虑到购房租房两方面,3年内武汉户籍的毕业生可8折租房,而申购低于市场价20%的安居房则需落户满一年,有效防止只投资买房不在本地落户就业的现象。而郑州更侧重于购房方面,对于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及硕博研究生均有购房补贴。杭州发放生活补贴的对象仅限于应届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,其中对高层次人才的补贴力度最强,但其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标准也十分高。

表:八个“强二线”城市租房、购房补贴政策一览

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  4、小结:各城市多方位保障安居,杭州先一步“瞄准”高端人才

  为了吸引人才,强二线城市使出了浑身解数,从放宽落户门槛、给予租赁购房补贴、帮扶就业创业等三个方面来保障人才在本地安居。人才政策的差异主要和城市人口发展目标有关,如人口与目标差距较大的西安、天津,目前仍需致力扩充人口规模。而发现人口增长形势不佳的城市,也在时时调整人才落户政策,如南京2017年常住人口仅增长了6.5万人,随即在2018年初进一步放宽了人才落户的条件,本科生无需社保即可落户。而城市本就颇具吸引力的杭州,高端人才缺口已经先一步凸显出来,该市更关注的还是如何吸引这些人才到来,助力城市发展更上一层楼。由此来看,当各城市均达到目标人口数量时,如何吸引到对城市未来发展助力更大的高端人才,终究将成为各城市人才战略的最终课题。

 二、强二线城市人口大跃进,但成都、南京正在透支潜力

  在激进的人口增长政策推动下,2017年以来强二线城市的户籍人口普遍大幅增加,如成都、西安2017年人口增长均达到了20万人以上。但进一步分析人口的增长结构可以发现,还是有一些城市人口增长依旧存在隐忧,如重庆户籍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,而南京、成都等城市的户籍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落户脚步加快,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并没有实质性增强。

  1、户籍迁徙:成都、西安遥遥领先,天津近乎零增长

  就强二线的人口发展指标而言,最为乐见的还是人口迁徙带来的机械性增长,典型如西安、成都等城市均大大简化了居民落户流程,郑州、重庆更是将落户标准放宽至大专学历。

  就2017年强二线城市的人口机械增长情况来看,大多数城市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。典型如成都、西安净迁入人口分别达到了35.5万和20.3万,西安是关中城市群唯一的发展中心,成都更是最靠近胡焕庸线的省会城市,是川西、黔北、青海、西藏外出务工人口的第一迁徙目的地。武汉、杭州、南京等城市也均在10万人以上。值得一提的是,杭州、南京的直接落户标准均要求研究生学历,在强二线城市中最为严格,能够取得如此的落户成绩,与这两座城市优异的产业结构、足量的大学毕业生等因素不无关系。

  图:2016-2017年强二线城市户籍人口净迁入量变化(万人)

注:重庆、郑州、天津使用户籍人口和自然增长率数据估算数据来源:城市统计局

注:重庆、郑州、天津使用户籍人口和自然增长率数据估算 数据来源:城市统计局

  2、净流入人口:西安、郑州人口吸纳能力持续增长,成都、南京出现衰退

  在积极的人口政策推动下,大多数强二线城市户籍人口快速增长,但是就人口吸纳能力来看,并不是所有强二线城市都能实现同步增长。以各城市的净流入人口(当年常住人口-户籍人口)为标准来看,2017年成都、南京的人口吸纳能力均出现了下滑,两座城市净流入人口分别下降了23.7万人和11.4万人。成都、南京的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,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城市流动人口为代价。尤其是南京,在扣除本市流动人口变化的影响后,2017年人口机械性增长只有1.83万人,对其他城市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增量极低,成为样本城市中的最后一名。

  与之相对,西安、郑州人口吸纳能力则持续增长,2017年净流入人口分别增长了58.3万和10万。在强二线城市中,西安不仅落户流程最为便利,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,也为城市人口增长提供了更多动力,2017年西安从业人数为596.21万人,较2016年增长57万,正好与净流入人口增长量相若。

  杭州表现同样值得关注,与临近的南京不同,杭州的净流入人口不断上升,得益于阿里、网易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集聚效应,近年来杭州市吸引了众多高素质人才,并成为了从上海迁出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。以2018年为例,杭州政府工作报告显示,当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、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11.4万,占到当年新增常住人口数量的1/3。

  图:2016-2017年强二线城市净流入人口变化(万人)

数据来源:城市统计局

数据来源:城市统计局

  3、人口溯源:天津、南京迁入来源最为集中,成都、郑州与一线城市来往密切

  为进一步考量强二线城市迁徙人口的来源地分布,我们整理了2019年春节前这些城市迁出人口的目的地数据,通过春节返乡人群的目的地分布,来分析强二线城市迁入人口的来源。

  就迁出量TOP10目的地的空间距离来看,可见作为城市群中心的武汉、郑州等城市均达到400公里以上,人口吸纳半径更为宽广,而毗邻京沪的天津、南京等城市人口吸纳范围则明显偏小,分别只有162和139公里。由此也可以看到,对于位置相近的重庆、成都而言,成都的人口吸纳能力明显高出一筹,重庆的迁入人口主要还是来自四川省,对于湖北、贵州等周边省份的人口吸纳能力还是不及成都。

  此外值得关注的是,在和一线城市的联系上,作为一线城市在中西部的资本、人力和技术输出的桥头堡,成都、郑州与一线城市的联系也更为紧密。以成都市为例,近年来持续大力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,吸引了大量的互联网行业入驻,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。在2019年1月腾讯发布的互联网生态指数报告中,成都凭借基础产业发展的优势,超越广州排在了全国第四的位置。就腾讯位置大数据来看,春运期间成都、郑州向一线城市的迁出热度分别达到了179和171,较其他强二线城市的平均水平高出70%。

  图:2019年春运强二线城市人口主要迁出目的地示意图

注:使用2月2日-2月3日数据  数据来源:百度位置大数据

注:使用2月2日-2月3日数据  数据来源:百度位置大数据

  4、小结:西安、杭州常住人口增长最快,结构性优势同样明显

  对比2017年强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,西安、杭州排名居于前两席,分别为78.5万和27.6万人。这两座城市不仅常住人口增长总规模最大,细分指标也都表现较佳,如人口自然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1个千分点以上,人口吸纳能力持续增强,迁入人口来源也较为宽泛。而南京、天津、成都、重庆等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问题,或是自然增长率过低,或是人口迁徙性增长不足,而成都、南京户籍人口增长和净流入人口减少的同步出现,更是带来了一些“涸泽而渔”的意味。

  图:2017年强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

数据来源:各城市统计局

数据来源:各城市统计局

  三、部分城市受发展短板制约,人口增长前景面临挑战

  长期来看,人口格局受产业经济、房价水平、区位交通、人口结构、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,通过对这些影响因子综合评价,可以发现:首位度较高的杭州、西安、武汉,发展优势最为显著;交通通达性较强的南京和郑州,人均吸附能力居于第二梯队;而重庆、成都、天津三城分别受经济发展不均衡、交通通达性角度、中心性不强等因素,人口增长面临一定挑战。

  1、产业经济:杭州、西安产业发达、就业弹性较强,人口流入意愿最强

  1.1 经济增长:天津经济增速仅3.6%,就业岗位增长动力不足

  虽然八个强二线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处于全国前列,但八个城市的具体经济发展情况却大相径庭。重庆经济总量居于八市之首,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,但就人均GDP来看,却在八城之中“垫底”,仅6.6万元,这一数字甚至低于经济总量处于八城最末位的西安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由于重庆人口众多,周边多山地和丘陵,因此拉低了人均经济水平。天津的经济总量与重庆差距不大,但天津人口仅为重庆的一半,人均GDP高出一倍。

  这八个强二线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速也存在较大差异,重庆、天津增速相对滞缓,尤其是天津,2017、2018连续两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仅3.6%,尤其是天津引以为傲的工业增长十分缓慢,再加上雄安新区的崛起,导致天津的战略地位逐渐下滑,人口吸引力也逐渐下滑。而重庆经济总量的滞缓主要是由于周边广大县市的拖累,经济发展不均衡,加之工业经济低位运行、投资增长后劲不足、实体经济困难增多。成都、武汉、南京、郑州和西安5城经济增速均在8%以上,经济增速处于前列,人口吸附力也处于相对高位。

  图:2017年典型强二线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(亿元)

数据来源:各城市统计局

数据来源:各城市统计局

  1.2 居民收入:南京、杭州遥遥领先,置业压力同样最高

  总的来看,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无外乎工作、学习以及由此带来的亲属随迁,尤其是工作带来的人口迁移占据其中绝大多数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由于各城市之间提供的工作机会、工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。通过对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进行对比发现,杭州收入遥遥领先,在八城中居于首位,高达61172元;其次是南京,为52961元;郑州、西安和重庆可支配收入均在4万元以下,尤其是重庆,与人均GDP排位一样,处于最末位。

  但评价一个地区人口吸引力不能单看收入水平,还要看其物价水平,尤其是房价水平。房价收入比就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,南京、杭州、天津房价较其他城市明显处于高位,房价收入比均在11以上,明显高于房价收入比7-8的合理区间,城市吸引力有所削减;郑州、西安、重庆房价收入比在10左右,购房也存在一定的难度,而成都和武汉房价收入比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,尤其是武汉,仅6.2,买房负担相对较轻,一定程度上对增加城市人口吸引力大有裨益。

图:2018年典型强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

注:房价收入比=2018年商品住宅均价*30/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。数据来源:CRIC

注:房价收入比=2018年商品住宅均价*30/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。数据来源:CRIC

  2、区位交通:“国家中心城市”郑州颇具后发优势,人口增长空间可期

  2.1 经济首位度:成都、武汉、西安优势最为明显,南京仍难超越苏州

  首位度代表一个城市所属区域的实力和地位,反映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。通过对八个强二线城市经济首位度对比发现:武汉、西安、重庆在其省经济首位度均在30%以上,尤其武汉经济首位度高达37.3%,经济中心性十分突出。

  而南京则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,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13.8%,远低于苏州20%的比重,在江苏省内经济总量居于第二位,与第三位无锡相比,领先优势也十分微弱,仅领先1.4个百分点,辐射带动能力薄弱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由于南京市域面积偏小,民营经济发展比较薄弱,就业机会较少,城市人口吸附力受限;尤其是对经济发达的无锡、常州等处于苏南城市,辐射带动力十分薄弱。

  图:2018年典型强二线城市经济首位度

注:天津、重庆、成都经济首位度是通过计算其经济总量与其所在的京津冀、成渝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比所得。

注:天津、重庆、成都经济首位度是通过计算其经济总量与其所在的京津冀、成渝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比所得。

  数据来源:根据各省政府网站公布数据整理

  2.2 交通通达性:西安、成都高铁发展滞后,对周边城市人口吸附力受到影响

  通过对六个省会城市的高铁通达性对比发现:杭州、南京两城市的高铁通达性最强,居于第一梯队,省内平均通达指数均在130左右,但两城市却有各自更为鲜明的特征:南京所在的江苏表现出严重的不均衡特征,苏南地区,无论是交通还是经济,均明显优于苏北。以高铁通达性为例,南京与苏北的淮安、宿迁、连云港等城市均无高铁连接,而与苏州、无锡、常州等城市连通性均在300以上。杭州所在的浙江,高铁网则相对均衡,除地理位置偏远的舟山与杭州没有高铁直接连通,其余城市与杭州的高铁连通性均较强。

  西安、成都、重庆三城与其省(城市群)内三四线城市通达性最弱,省内平均通达指数均在40以下(包含40)。以西安为例,其与省内其余10地级市中的5个地级市(榆林、安康、商洛、铜川、杨凌)尚无高铁连通。而通高铁的部分城市如延安,往来也只有8个班次,通达性较弱,与宝鸡、渭南、汉中、咸阳等城市连通性相对较强,人口吸附能力也处于较高水平。而重庆虽然交通通达度较弱,但其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,辐射带动力有所提升,无形之中也提升了其人口吸附力。

  图:2018年典型强二线城市高铁通达指数

数据来源:根据12306网站公布数据整理

数据来源:根据12306网站公布数据整理

  3、人口结构:武汉、郑州年龄结构低龄化趋势显著,长期人口规模增长无虞

  3.1 高校资源:武汉、西安、南京优质高校资源丰富,人口增长潜力巨大

  高等教育学生是近期城市人口增长的重要目标人群,城市高校数量、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势必影响着城市未来的人口结构、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。就八座强二线城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来看,武汉已经突破百万,稳居八城之首。不过由于各个城市人口基数存在一定差异,简单看高校学生数量并不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相应潜力,也需要结合该城市的规模来考虑。就高等教育在校生占城市常住人口的比例来看:南京、武汉、郑州具有明显优势,高校在校生占比均在10%左右,而重庆、天津则明显处于劣势,高校在校生比重均在4%以下。由于这些高校学生对学习过的城市相对熟悉,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会选择留在该城市工作、成家。优质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,城市经济活力更强,同时人口增长的潜力也会大增。

  图:2017年典型强二线城市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及其占比(万人)

数据来源:根据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

数据来源:根据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

  3.2 中小学生数量:郑州等城市年轻家庭众多,人口增长更具潜力

  就样本强二线城市中小学生数量占比来看,郑州稳居八个强二线城市之首,中小学生占比高达14.5%。即使将郑州分为市区和周边县(市)分开考虑,中小学生占比均高于14%,明显高于其他城市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由于郑州所在的河南是著名的劳务输出大省,部分下辖县市留守儿童占比极高(登封市、新郑市两市中小学生占比分别为21.8%、16.6%),使得中小学生占比具有高位。

  对于南京、武汉、天津等强二线城市,由于房价居于高位、生活成本较高,部分家长选择让子女做留守儿童,在老家上学,这样势必拉低这些城市的中小学生占比。但长期来看,因为子女就学不在身边,这些人员就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,很有可能会“返乡”或者回到更有包容度的省会城市,长期来看人口面临一定隐忧。

  相比之下,南京和武汉无论是中小学在校生数量还是中小学生占比均处于劣势,长期人口增长潜力较小;另外,天津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,尽管初中等教育在校生数量高达119万,但由于人口基数高的影响,中小学在校生占比仅有7.6%,人口增长潜力明显受限。

  图:2017年典型强二线城市初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及其占比(万人)

注:考虑到重庆市域范围庞大,主城区与周边区县发展及其不均衡,本节研究仅考虑主城片区数据。

注:考虑到重庆市域范围庞大,主城区与周边区县发展及其不均衡,本节研究仅考虑主城片区数据。

  数据来源:根据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

  4、综合评价:产业经济决定核心竞争力,提高首位度是重中之重

  争取人口流入,特别是人才的流入,已经成为城市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共识。2017年以来,多城先后出台人才新政,但引人效果确各有不同。杭州、西安、郑州人口吸纳能力持续增长,成都、南京出现衰退。并且随着城市产业经济、区域交通、人口结构、人口素质等变动,城市人口增长格局还会发生新的变化,总的来看,杭州、西安、武汉人口增长潜力最佳,南京和郑州人口吸附能力处于中等水平;重庆、成都、天津人口增长面临一定挑战。

  总结:杭州、西安、武汉人口增长潜力最大,杭州优势最为均衡

  长期来看,人口格局受产业经济、房价水平、区位交通、人口结构、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,通过对这些影响因子综合评价,可以发现:首位度较高的杭州、西安、武汉,人口增长潜力最大;交通通达性较强的南京和郑州,人均吸附能力居于第二梯队;而重庆、成都、天津三城分别受经济发展不均衡、交通通达性角度、中心性不强等因素,人口增长面临一定挑战。

  表:八个强二线城市人口竞争潜力评价

注:综合评分由各因子加权累计获得。  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注:综合评分由各因子加权累计获得。  数据来源:CRIC整理

  处于第一梯队的三个城市中,杭州各方面指标表现最为均衡,除了因为房价处于高位导致房价收入比均在较高水平,评分仅为2之外,其余各方面指标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。而西安尽管综合评分处于前列,但存在明显的“短板”,西安除了经济总量处于劣质之外,在交通可达性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,不仅仅在省外交通上与京、沪等城高铁通行能力落后于郑州、武汉等城市,在省内交通上也明显落后,与榆林、安康、商洛、铜川、杨凌5城均无高铁连接。但考虑到西安近些年产业发展较为迅猛,吸引了大批高科技公司如微软、惠普等落户西咸新区,也为城市带来了新增了较多的岗位,再加上西安经济首位度较高,对省内人口吸附力较强,同时西安也是知名高校汇聚的地方,潜在的高素质人口数量也处于高位,因此人口增长形势较佳。武汉各指标都好于平均,房价处于相对低位,房价收入比在6左右,整体而言买房负担较轻,加之名校聚集、高校毕业生较多,因此人口增长潜力也较大。

  第二梯队的南京和郑州人口吸附力处于中等水平。郑州各指标也相对较为平衡,各指标均在中等水平以上。其中经济首位度和中小学生占比两指标表现突出,人口增长潜力较大。而南京虽然人均GDP处于高位,但由于近两年房价增长迅速,2018年增至23996元/平方米,房价收入比增至14,远高于合理区间6-8,这一短板极大地削弱了名校汇集、便捷的交通通达性带来的人口吸附能力。

  第三梯队的重庆、成都、天津三城人口吸附能力面临明显的挑战。重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、经济发展不均衡削弱的,成都一是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,二是由于交通通达性有所欠缺,突出的表现在与省内三四线城市的交通上,其与宜宾、泸州、凉山、自贡、攀枝花、巴中、阿坝、甘孜等城市均无高铁连通,即使与广安、达州等城市有高铁连通,也仅有10余趟车次,通达力明显受限,进而影响人口的流动。天津表现也较为均衡,没有十分突出的增长点,并且近些年经济增长疲软,究其原因,一方面北京虹吸效应所致,另一方面也有由于天津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期,过去重化工业为主的结构正在调整,而先进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还没有发展壮大的缘故,种种因素叠加之下,使得天津人口吸附力大幅下滑。


主编推荐

江苏房地产金融官方公众号

江苏房地产金融头条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