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作电话:025-58520276
今年以来,房地产资金面前所未有的紧张。
拿信托来说,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三季度末,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.78万亿元,较二季度减少1480.67亿元,环比下降5.05%。
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,首次出现新增规模的环比增速负增长。
房贷利率方面,6月份的时候,房贷利率已经连续下降4个月,多个城市回落至上浮15%-20%的区别,随后持续收紧至10月份,房贷利率挂钩LPR后,多个城市利率加基点水平不降反涨。
经济日报最近报道称:据不完全统计,下半年以来,央行先后7次定调房地产市场。
具体来看,7月29日、8月2日、8月9日、8月20日以及11月16日、11月25日,在这些关键节点,既有会议,也有报告,还有通知,更有约谈与警示,不管采取哪种形式,房住不炒、抑制投机依然是反复重申的基调。
根据同策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,11月40家上市房企融资总额超过900亿元,环比增长近3倍,融资总额仅次于今年3月的年内最高点。
具体来说,债权融资金额767.20亿元,环比增加2.36倍。其中,公司债融资金额203.45亿元,环比增加1.01倍。外币融资总额为391.44亿元,环比增加172.55%,占融资总额的43.28%。
房企融资额,是衡量房地产资金面的重要指标,在经历了10月份的“冰点”之后,这个指标暴涨300%,环比大增3倍,900亿的资金驰援房地产,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。
本以为像去年一样,楼市要度过土地流拍、融资下降、断供断贷这样寒冷刺骨的冬天,谁知道,在2019年末,房地产似乎又有“翘尾”的迹象。
大家都知道,楼市是靠资金支撑的市场,只要开发商手里的钱源源不断流入,他们就会继续扩张规模,争当地王,不再降价促销寻求回款,转而捂盘惜售,能拖一时是一时。
根据CRIC监测,2016年1-11月108家监测房企融资总规模达11211亿元人民币,同比2015全年增加30.9%,增速高于2015年的25.7%。
要知道,2016年是公认的“地王年”,全国总价地王、单价地王以及溢价率超过100%的“三高”地块,扎堆出现在四个二线城市:南京以19席夺冠,接下来是苏州14席、合肥11席、杭州10席。
也就是说,3年前,同样也是房企融资额大涨,然后就开始了“囤地”模式,地王由此大批量产生。
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,从2016年至今,房价开启了一波凌厉的涨势,新一线、二线、三四线都受到波及。
杭州、南京涨破4万,成都、武汉涨破两万,西安、郑州直追两万,更不用提受棚改货币化影响的广大地市,1万+以上的房价非常普遍。
问题是,3年前的一幕重现吗?楼市真的要“梦回”2016年吗?
我觉得,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。
上文说到,今年3月份,是今年房地产资金最宽裕的时间,当时的情况更现在非常相似,长三角的苏州、南京、杭州、无锡,珠三角的东莞和佛山,以及中西部的西安、成都等地,都不约而同出现了成交量上升、房价跳涨的行情。
然而,这样的的好光景,也仅仅只维持了几个月罢了,6月份之后,各地的调控手段层出不穷,楼市迅速陷入沉寂,土地流拍、楼盘促销成为常态。
现在的情景,和3月份时也很相似。
换句话说,哪怕是年底最高的单月融资额度,也只是带来了两三个月的涨势而已,现在临近年底,市场观望情绪浓厚,房价再次走强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。
更重要的是,2016一整年房企的融资额都很充裕,开发商奉行高周转策略,购房者加杠杆的情绪也达到了最高,与2019单月的表现不可同日而语。
现在与2016年最大的不同是,开发商的负债,已经成为难以承受之重。
数据显示,截止去年底,房企各主要渠道有息负债余额共计20.3万亿元,:仅仅2019上半年,上市房企有息负债规模就高达42159.7亿元,大部分将集中到期(2019-2021年)。
而2019年地产债到期总额高达5701.27亿元,下半年到期金额占总额近一半(2874.67亿元)。
这将近3000亿的到期负债,该怎么还?答案很简单:一靠来自购房者的回款,二靠继续借债。
显然,暴增3倍的房企融资,大部分会用来还债,也就是所谓的“借新债,还旧债”。
对购房者而言,如果只是把单月融资大涨300%作为买房信号来看待,用专家的话来说就是“想多了”。
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朦朦认为,虽然11月房企融资金额大幅反弹,但融资难的问题依旧突出。
1,表面上看融资总额有900亿,其中不少是股权融资金额,而不是来自银行贷款和发公司债这样的途径。
这也就意味着,大量的房企只能通过出让股权,甩卖资产等手段,是通过这些“不得已”的方式,才获取了这些资金,“卖股权求生”,这跟2016年市场走强时的融资来源,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2,除了股权融资以外,外币融资额也非常多,环比增加幅度172.55%。
顺着这个思路,房企为啥最近频繁的发美元债?道理很简单,国内借不来钱了,银行不给贷,信托又大幅度缩减,只能想其他办法。
所以,担心这些资金会推动房价再次上涨的购房者,完全可以“把心放在肚子里”,房地产可能偶尔有一些资金面的“驰援”,但在“因城施策”、“房住不炒”的框架下,是不可能再复制过去几年那样的强劲升势的。
上一篇
景瑞控股土储权益占比降三成 转型轻资产超八成收入仍来自房地产
近日,景瑞控股(01862.HK)披露了2019年11月的营运数据,当月,公司合同签约销售额31.01亿元,同比下降2.73%。